好茶网

当前位置:主页 > > 茶资讯 >

2023年中国春茶产销形势报告

2023年中国春茶产销形势报告

时间:2024-10-05 来源:好茶网 收集整理:小编
导读:2023年,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自年初开始转入平稳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的“稳经济”政策成效逐渐显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据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初步核算,
2023年中国春茶产销形势报告

2023年,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自年初开始转入平稳阶段,党中央、国务院的“稳经济”政策成效逐渐显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据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万亿元,比增3.7%;第二产业增加值10.8万亿元,比增3.3%;第三产业增加值16.5万亿元,比增5.4%。另据央行4月11日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4万亿元,同比多增4.54万亿元。总体来看,一季度,我国内需呈较快回暖迹象,生产需求企稳回升,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市场预期明显改善,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经济发展呈回升向好态势。在外部环境方面,国际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依旧严峻。

面对纷繁复杂的宏观环境,为持续助力中国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全国各茶叶主产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行业社团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2023中国春茶产销情况调研”工作,经汇总并会商,最终形成了《2023中国春茶产销形势报告》。

一、2022年全国茶业产销形势回顾

2022年,中国茶产业依托国内超大市场规模和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通过放缓增速、微调结构、减少进口,顺势完成了茶类消费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在生产方面。2022年,全国茶园总面积4995.4万亩,同比增长2.03%,可开采茶园面积4539.89万亩,各地加快建设标准化绿色生态茶园,茶产业加速绿色转型;全国干毛茶总产量318.10万吨,产值3180.68亿元;茶类结构均衡发展。气象灾害方面,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夏秋季,江南、西南、华南多地茶区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对茶园、茶树损害严重,导致多地夏秋茶减产。

在销售方面。2022年,全国精制茶内销市场保持平稳。据统计,2022年中国茶叶内销总量为239.75万吨,增长9.56万吨,比增4.15%;内销总额3395.27亿元,增长275.31亿元,比增8.82%;内销均价为141.62元/千克,比增4.48%。中国茶叶出口总量37.52万吨,同比增长1.6%,再创历史新高;出口额20.82亿美元,同比减少9.42%;均价5.55美元/千克,同比减少10.77%,明显回调。

在内销市场中。从消费品类看,传统原叶茶的消费保持稳定——绿茶、红茶、乌龙茶仍然是消费者最喜爱的品类;与此同时,白茶仍保持着年均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内销量与内销额增长均超过15%。从消费渠道看,连锁专卖店、专业交易市场、茶馆、商超仍是原叶茶的传统消费通路,但线上交易已经成为强有力的补充。从消费人群看,年轻消费群体已逐渐成为市场主力,80、90甚至00后对茶的接受度持续走高。

在中国茶产业持续向好的同时,困扰茶产业发展的问题仍亟待解决: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产能过剩的风险日益加剧。二是在茶类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着盲目跟风现象,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禀赋,且过分关注名优茶,忽视了大众消费需求,限制了茶产业的良性发展。三是经济效益远未达到预期——在生产成本快速上涨的同时,产品的销售价格增长乏力,导致利润空间压缩。四是中国茶产业的生产基础总体较薄弱,与推进茶业现代化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五是在流通消费领域内,缺乏科学引导、理性引导,消费者、生产者、科技工作者、文化研究者之间严重缺乏互动,茶叶知识的普及、消费观念的改变都停滞不前。

二、2023全国春茶产销形势

(一)气候状况

综合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23年2-4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2023年春季,我国气候总体呈暖干特征,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局部偏多,部分地区持续干旱;出现多轮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华中、华东等地影响较重。

综合各地反馈,主要茶产区气候呈现以下特征:

1.气温偏暖波动较大。2022年冬季至2023年2月中旬,全国多数茶区低温持续时间适宜,且有大范围降雪过程,既有效控制了病虫害,也未形成冻灾,有利于茶树生长。2月下旬开始至3月底,各主要茶区气温回升稳定,整体气温略偏高;但气温起伏变化较大,多地出现多轮次寒潮,河南、江苏、安徽等地部分茶园出现霜冻,一定程度影响了茶叶生产。

2.降水分布严重不均。2022年的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对茶园的不利影响仍在持续。进入2023年春季,西南、华南、江北等地茶区再度出现不同程度干旱;而沿江茶区的春季降雨普遍较多,长期阴雨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茶叶的及时采制。

(二)产制情况

1.开采时间基本持平

2023年春节过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早春茶产区陆续开采,广西、贵州、浙江、四川、重庆、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等主要茶区先后进入集中开采期;进入3月,广东、福建、陕西、云南、甘肃、河南等省陆续集中开采;最北方的山东茶区,于4月中旬开始采摘。总体来看,全国春茶的开采时间基本与往年持平,部分茶类略有提前。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与全国主要名茶产区于2023年3月6日(农历惊蛰节气)开始发布的中国茶业指数之春茶采摘指数显示:3月8日,大佛龙井进入采摘季;12日,洞庭山碧螺春正式开采;13日,西湖龙井和湄潭翠芽开采;22日,黄山毛峰开采;28日,信阳毛尖开采;4月3日,六安瓜片开采;12日太平猴魁开采,安溪铁观音品种陆续开采;15日,武夷岩茶-黄观音开采;25日,武夷岩茶-水仙开采;29日,武夷岩茶-肉桂开采;5月8日,武夷岩茶-大红袍开采。

2.春茶产量明显减少

汇总信息显示:受2022年夏秋季高温干旱天气及2023年春季干旱气候的叠加影响,各地早春茶树生长和萌发缓慢,枯叶现象频发;尽管各产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最大程度减少茶叶损失,但多地早春茶仍大幅减产20%以上;进入4月,多地旱情得到有效缓解,茶叶生产整体得到了有效恢复。截止目前,预计2023年中国春茶总产量较上年减少15%左右。

具体来看。河南(减产40%以上)、福建(减产30%)、海南(减产30%以上)、广东(减产20-30%)、重庆(减产20-30%)、云南(减产20%)、湖南(减产15%左右)、江苏(减产10%)、浙江(减产10%)、湖北(减产10%)、安徽(减产8%)、四川(减产10%)、贵州(减产5%)等省区均有不同幅度减产。只有陕西、甘肃等少数茶区产量保持平稳或略有增长。

3.茶叶品质基本稳定

受2、3月份气候影响,2023年度全国春茶的品质呈现明显的两极化特点。从地域分布看,在陕西、甘肃等气候条件较好的茶区,茶叶饱满,芽头肥壮,品质总体好于往年;而在去年夏秋季受灾较严重的茶区,茶叶品质总体表现较为一般。从采制时间看,因早春茶采摘期内,降水分布严重不均,所以早春茶整体品质较往年略有下降;但随着春茶季中后期的气候回归正常,茶青品质有了明显提升。此外,全国范围内茶园绿色生态防护技术的推广、茶园基础管理技术的实施、生产加工环节的技术提升、产业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使各地茶叶加工技术水平明显提升,有效助力了2023年春茶品质较往年基本稳定。

4.生产成本持续增加

由于春茶以名优茶为主,因此各地采摘春茶仍主要依靠人工。随着城镇化背景下的茶区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外地调配的人工成本持续攀升;汇总显示:2023年度全国采茶工的日均工资较上一年上涨约5%-10%。同时,受国际贸易形势影响,农资成本同比增长10%左右。此外,随着中国茶叶加工规模化、标准化进程,老旧茶园改造、设备更新换代以及管理成本的提升,增加了多数大型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

以江苏为例。2023年,江苏省采茶工的日均工价为180 元/天,较2022年增5.9%。在人工成本增加的同时,物资投入成本逐年提高——全省多点调研显示:农药、肥料、农机具等物资投入成本比上一年增加8-10%。

(三)交易情况

1.产区市场,茶事密集,茶青及干毛茶价涨量跌

2023年的中国春茶季从1月底开始大体至5月初结束。各级政府尤其是产区政府高度重视疫情平稳后的首个春茶季,全国各茶叶主产区密集举办茶事活动,声势之盛为近二十年之最。追随着热闹的茶事活动,久被疫情禁足的茶叶经销商得以自由深入各地茶区。商流、物流、信息流的畅通为茶叶内销市场的贸易流通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价格方面。受产量与质量的综合影响,全国春茶交易价格普遍上涨,且高价区价格维持时间长,平均增幅在5%-15%。据调查显示:四川地区茶青收购价格较去年上涨10%,陕西茶青价格同比上涨16%, 湖北茶青价格同比上涨15%,重庆茶青价格同比增长10-15%。茶青价格的上浮带动了干毛茶价格的同步上涨。据了解:贵州茶青价格及干毛茶价格均较去年上涨5-10%;江苏春茶鲜叶及干毛茶价格普遍上涨15%-30%;浙江全省茶叶价格普遍上涨10%以上。

名茶是中国春茶的旗帜与标杆。据中国茶业指数之名茶采摘指数(3月6日-4月21日)显示:大多名茶产区鲜叶及成品茶价格同比去年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西湖龙井、洞庭山碧螺春等名优绿茶的鲜叶及干毛茶平均价格最高涨幅一度达到40%左右。

在交易量方面。春茶季前期,受天气影响,早春茶减产,质量不甚稳定,加之价格普涨,因此尽管到访各产区的茶叶经销商明显多于往年,但看多买少,产区市场茶叶交易量基本与往年持平。经销商的乐观谨慎心态表现较为明显。3月下旬后,随着天气好转、茶叶质量进一步稳定,加之时间窗已进入中后期,茶叶经销商购买意向表现较为强烈,成交量快速上升。据汇总情况看,除去年春茶期彻底封闭的局部产区在今年的茶叶交易量比增较大外,总体来说,2023年的春茶交易量总体有所下降,市场交易较为顺畅。

新昌中国茶市、松阳浙南茶市、安溪中国茶都、五峰西南茶市,是“中国茶业指数之地方名茶指数”的采集单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产区市场。据各市场反馈:2023年春茶交易呈现量减价增态势。

2.销区市场,消费复苏,品类与消费级出现微调

2023年春季是疫情结束后的首个春茶季。总体来看,销区市场上,客流量有所增加,市场需求逐步回升,名优春茶销量相较于2021年均有提升,但在不同区域、不同销售通路的差异较为明显。

在北京、上海等超大型城市中,传统茶叶专业交易市场的批发功能已显著弱化,目前更多面对的是包括集团客户在内的终端消费者。2023年春季,由于春茶供应量少,价格涨幅较大,尽管消费需求依旧较旺,但因消费能力有所下降,所以春茶消费情况低于预期。据调查,2023年春茶季期间,北京马连道一条街的客流相较去年上涨约10%-20%,但单客消费上涨并不明显,人均消费单价在1000元以内;整个市场交易量同比上涨10%左右,其中,春茶交易量占到整体交易的60%以上。高端春茶销售缓慢,1000元以下的中端和低端春茶需求旺盛。另据上海方面的信息:自2月底春茶上市开始,上海各大茶叶专业交易市场中的人气逐渐恢复至2021年的85-90%,日均流量比较稳定,客均单价在200-500元;在交易量方面,受供应量、价格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仅恢复至2021年的90%,上海茶市全面恢复到疫情前的消费水平尚需时日。

在华北地区,春茶交易势头良好。据山东济南茶叶批发市场反馈,2023年的春茶销售则呈现出供需两旺的局面。据调查,2023年开年以来,济南茶市的销售呈现稳步回升的良好势头,截至目前,春茶销售情况已全面恢复,甚至好于往年。呈现以下特点:价格方面,茶叶交易价格上升;中低档价位的产品销售流转快,高档产品相对较;在宣传方面,产销区联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茶农、茶企加入了新媒体阵营,市场商户与产区的联动明显增强,各类产品在产区和销区几乎同步上市;在品种方面,黄金芽等新品种的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山西地区专业茶叶销售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春茶品类丰富,销售态势良好,呈现量价齐升的势头。天津地区春茶市场交易活跃,白茶、普洱茶销售势头较好,绿茶、乌龙茶表现较为平稳。

据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反馈。从整体销售趋势来看,呈前期价高量少,后期价格回落、销售走高的态势,整体来看,东北地区销售价格普遍上涨,涨幅在10%左右,销售量较往年平均水平略有下降;从茶类来看,绿茶、普洱、白茶为春茶销售主要茶类。

连锁专卖店是茶叶销售的另一主要传统通路。根据我会对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调研显示:截止到4月底,该公司的春茶销售量与去年同期比增11.81%;销售额比增6.83%;整体来客数比增34.32%。北京的另一家著名老字号企业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也反映:自2023年春茶销售季开始至今,该公司的春茶销售量比增10%以上,销售额比增20%以上,整体客流持续比增20-30%;春茶价格向上微调,高端茶需求依旧,中端茶销量更大。

在电商方面。疫情三年,线上销售成为了中国茶叶最有力的补充通路。根据京东超市等单位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春茶节期间,京东超市的春茶预售总额同比增长超过100%;其中,龙井增速135%,尤其是钱塘龙井增速最快,同比增幅达302%;花草茶成购物用户数占比最高的茶类,而越州龙井和贡眉以近60%的同比增幅成为成长最快茶类。在细分茶类中,红茶消费者购买金骏眉和正山小种的合计占比超过60%;绿茶消费者购买毛尖和碧螺春的合计占比超40%;白茶中,寿眉和白牡丹的购物用户数合计占比超60%;乌龙茶中,大红袍和单枞的购物用户数合计占比超60%。当前,电商通路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品牌效应日渐明显——不少知名区域品牌以及企业品牌在经过线上线下常年的口碑发酵后,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线上搜索量和消费量明显提升。二是文化效应更趋火热。2023年以来,“围炉煮茶”一词的在线搜索量环比提升2.5倍,有望形成聚合效应。三是私域电商强势发展。进入2023年,微信朋友圈、小红书、抖音等私域电商发展更加迅猛。尤其是在电商板块,根据消费者个性需求而定制的产品不断涌现;此外,大主播联手企业推出的个人品牌产品或粉丝定制产品,也在以优质服务替代低廉价格的形象出现。

总体来看,在销区市场上,2023年春茶的销售情况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茶叶品类丰富度提升。在消费市场中,除西湖龙井、浙江龙井、竹叶青、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安吉白茶等传统名优绿茶外,黄金芽等新崛起品类在消费市场逐步得到认可。绿茶仍是春茶销售的绝对主力,占到春茶市场80%以上。

二是中档茶成为市场主力。据销区反馈,消费者对春茶消费趋于理性,亲民化、高性价比春茶更受消费者青睐,据销区市场统计,中低档价格区间(150-600元/斤)春茶成为市场销售的绝对主力。传统包装、简化包装、绿色包装也成为主流趋势,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茶叶的品质。

三是品质和品牌更受关注。经过三年疫情,消费者不仅在消费习惯上发生了改变,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变化。由于更加重视健康,因此对茶叶的健康价值和功效更加关注。一些具有品质保证的品牌企业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3.外销开局不甚理想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3年1-3月,中国茶叶出口总量为8.54万吨,同比减少6.96%;出口总额为4.23亿美元,同比减少16.13%;出口均价为4.95美元/千克,比去年同期下降9.86%。

分茶类看。1-3月,中国绿茶出口量为7.26万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85.0%,减少5371吨,降幅6.9%;红茶出口量为6336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7.4%,减少891吨,降幅12.3%;乌龙茶出口量为4451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5.2%,减少104吨,降幅2.3%;茉莉花茶出口量为1256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1.5%,减少219吨,降幅14.8%;普洱茶出口量为502吨,占总出口量比重为0.6%,减少50吨,降幅90.%;此外,其他花茶出口量为84吨,黑茶出口量为63吨,白茶出口量为111吨。

三、后期预测与建议

目前,全国春茶生产季已基本结束。根据调度汇总,预计2023年中国春茶总产量在140-150万吨;由于名优茶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农业产值与去年基本持平或略减。在内销市场,各品类春茶的销售形势明显好于去年,表现为价格适中、销售顺畅、库存压力较小。同时,由于2023年的农历端午时令较晚,因此当年全国春茶销售季将延续至6月中下旬,预计总销售额与去年持平或略增。

针对当前形势,对后续工作建议如下:

(一)高度关注异常气候影响。2022年夏秋季的极端高温及之后延续至2023年的旱情,对2023年度全国茶叶总产量和农业产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23年全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呈现多发强发展态势。其中,我国南方地区要重点防范夏季持续性高温天气;秋冬季可能会受到厄尔尼诺气候影响,东部出现北少南多的降水分布,即北方大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少,南方大部地区降水比常年偏多。建议各地区、各企业高度关注气象变化,根据自身实际做出产业研判与规划,做好2023年后续生产。

(二)坚持推动产业绿色发展。要充分认识到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端,各产区应继续控制茶园面积的规模性扩张,推进茶叶生态低碳标准化生产模式,在做好夏秋茶季生产、提升全年茶叶产值的同时,应注意提早停采、适当留养,以利下一年春茶产量和品质。在加工端,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绿色消费,抵制过度包装;应进一步丰富优质商品的市场供给,关注花果茶、茶饮料等新品类的研发力度,不断推陈出新。在消费端,应创新营销手段,推广绿色品质消费,大力促进茶叶消费提质增量。

(三)努力促进流通消费提振。面对产业的合理回调,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不折腾。应着力做好消费推广活动,提振全民消费信心。要抓住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的窗口期,加大推进消费提档升级。应持续关注“传统茶文化”与“消费新需求”的融合发展,挖掘并释放年轻消费群体的内需潜力,以促进传统消费焕发新的活力。要把握好传统与创新、品饮与健康、标准化与个性化、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以科技做支撑,加大健康功效的宣传力度,普及可续理性的消费观念,拓展新型茶叶营销渠道。

(四)做好因茶兴业的大文章。时下,主题经济概念盛行,为以茶为核心的主题经济提供了更宽阔的发展空间。所谓主题经济,可以理解为多个行业与某个主题概念进行关联。即:以某一主题产业为中心,形成多产业周边集中的发展模式,有效发挥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消费带动作用,从而形成集聚性经济效益。建议各茶产区切实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因茶兴业”的重要指示,以茶为核心开展主题经济的建设,这既是构建中国式消费的重要组成,也是促进国内各大产业走向国际、走向世界的构成之一。

联合发布单位(按照行政区划排序):北京市茶业协会、天津市茶业协会、河北省茶叶流通协会、山西省茶叶学会、内蒙古茶叶流通协会、辽宁省茶业协会、吉林省茶文化产业协会、黑龙江省茶业产业发展促进会、上海市茶叶行业协会、江苏省茶叶协会、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安徽省茶业协会、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江西省茶叶协会、山东省茶文化协会、河南省茶叶协会、湖北省茶叶协会、湖南省茶业协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广西茶业协会、海南省茶叶学会、重庆市茶叶商会、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陕西省茶业协会、甘肃省茶叶流通协会、新疆茶叶商会

一并感谢相关单位提供的调研支持:济南茶叶集团、松阳浙南茶市、新昌中国茶市、安溪中国茶都、五峰西南茶市、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 2023首届中国徽茶年会暨徽茶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发布会在合肥举办

    2023首届中国徽茶年会暨徽茶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发布会在合肥举办

    2024年1月8日下午,2023首届中国徽茶年会暨徽茶数字化追溯体系建设发布会在合肥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是由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社会组织总会指导,安徽省茶业协会主办,中国产品质量追溯网络平台安徽办事处、安徽天勤盛创

  • 柳州开出广西首张茶叶过度包装罚单!

    柳州开出广西首张茶叶过度包装罚单!

    市场监管总局于2021年8月10日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GB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该标准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2年的过渡期中,相关企业提前消化旧包装,按照新标准设计新包装,确保9月1日销售产品符合要求。9

  • 浙江文成:畲乡“荒野老茶”变身“共富金茶”

    浙江文成:畲乡“荒野老茶”变身“共富金茶”

    老茶怎样摊青、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才能又香又鲜?掌握火候有哪些方法和技巧?走进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周山畲族乡的枫树坪合作社,中国茶科所科技特派员江和源正向茶技师讲解制作“七安红”的窍门。“七安红”来自海拔500多米的文成际下民族村七安茶园

  • 第四届“端午安康”全国硒水鉴茶大赛活动在安康市举行

    第四届“端午安康”全国硒水鉴茶大赛活动在安康市举行

    6月1日至6月2日,第四届“端午安康”全国硒水鉴茶大赛活动在安康市举行,邀请国内知名评茶专家来安开展茶叶感官审评,并开展调研考察。据了解,本届大赛自4月份启动以来,受到全国茶界高度关注参与,共征集到茶样报名信息203个,经初步筛选最终149

  • 茶叶市场,内卷越演越烈!茶难卖的根源,终于找到了!

    茶叶市场,内卷越演越烈!茶难卖的根源,终于找到了!

    茶难卖的背后:是普洱茶行业,尚未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凡有新的红利,当前普洱茶市场的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然而,茶圈已无红利,只能在内卷的路上,越走越远。  -01-市场红利,就是稀缺普洱茶,有过三次红利。 2007年初的越陈越香,20

  • 2019广州秋季茶博会,体验合和昌把有机茶

    2019广州秋季茶博会,体验合和昌把有机茶

    在2019广州秋季茶博会开幕之际,合和昌再传喜讯:合和昌茶业掌舵人、普洱茶体验式营销开创者钟广林先生,荣膺“粤海茶荣”首届广东茶文化十大杰出贡献人物。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就钟广林先生多年对茶文化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予以讴歌盛赞:钟情茶